Jungleman: 香港最多人誤解既一點,就係以為大戶無所不能,或者以為大戶必然和你對著幹。誠然,如果你既日精係炒一啲scam到無倫既仙股/妖幣,背後既大莊玩法都離不開拉高散貨,而且毫無癥兆;但換個角度睇,一啲升左十幾廿年既「優質股」,例如蘋果公司,佢地之所以會升,往往係因為得到法人機構(例如基金)既加持。而事上,呢啲所謂既大戶(或者主動型基金),佢地既表現甚至乎比被動型基金嚟得差。根據統計,如果你係2005年買左10隻主動型基金並長線持有15年,只有2隻能夠跑贏指數基金(所以畢菲特奉勸投資初哥買指數基金做長線投資),而呢啲股票因為市值大,受到人為操縱既機會因而很低(gamma exposure唔會引起特別既flow of fund,促使價格快速回復正常),就算有都只會係一啲短期內既影響,唔會影響佢長期既走勢,因為促使一隻股票長期上升既,係價值,而唔係短期波動。而且,基金行業既競爭好大,表現稍微一差就會被市場淘汰,促成左唔少保守、跟風既基金管理者,所以,我地實在沒有必要去神化所謂「大戶」。作為散戶,靈活度高係我地既優勢,因為我地唔需要過度分散自己資金、唔需要考慮因為資金大而出現既滑價(Slippage)問題等等。
至於市場走勢能唔能夠被預測,我想從兩個角度去分析:第一個係預測既有效性,第二係預測既必要性。如果你有睇過《漫步華爾街》或類近既著作,會發現作者好強調一點:「過去走勢並不反映將來表現。」言下之意係,市場走勢好大機會係以隨機性質運行,而且現今股價已經有效地反映左一切因素,因此你係無可能憑信息差或任何趨勢分析獲利。現實係,呢本書出版既時間係1973年,而當下係2022年——學術界早已有翻天地復既改變。2012年既一篇論文《Time series momentum》爭論既就係,只要一個資產係過去12個月有好表現,佢將來都會有一定機會如此持續,反之亦然——因此,20世紀一個股市交易大師傑西李佛摩(Jessie Livermore)有句至理名言,就係永遠只有係股票升緊既時間先買入,且絕對不溝貨 (never average down)。後來,呢種交易方法被 動能(Momentum)交易者發揚光大,當中既表表者有Stan Weinstein、Mark Minervini (MM) 等等,Mark Minervini 5年表現更加已經高達 33554%、橫掃幾屆投資比賽冠軍。咁既表現絕非巧合。如果佢地靠既只係運氣,或者早已破產,我亦未聽過有人可以連續行運幾十年。除此之外,好多理論往往都係建基於我地唔識做止蝕呢個假設——但正如我所講,散戶最大既優勢係靈活。站錯邊就走、配合有效注碼控制,絕對可以大幅降低你既風險。所以,不論係嚟自價值投資界還是技術分析派既大師,都一定會叫你做好止蝕——呢個亦係股海生存既第一法則。
講到呢度我就想帶出另一點,就係要係投資領域取得成功,你從不需要靠做預測。每一日都有千百萬種你見唔到既資訊影響緊你想買隻股票,而你作為散戶更加冇可能將佢地全部分析,而且資訊去到你手上可能已經係第三四手資料。所以,跟消息炒股票既人無異於係飛蛾撲火。你要做既,係透過學習唔同投資派別內成功既人既玩法,發展出一套屬於你自己既投資策略。呢套投資策略要有兩個基本元素:一係勝算 (win rate),二係盈虧比 (Risk to Reward Ratio)。你可以勝算低,但係盈虧比一定要高(也就是說,你可以只有40%勝率,但你每次落場必定要做到1比3的值搏率)——背後既原理只係中學數學:期望值。所以,市場能不能被預測從來都不是投資者該著眼的事——你該著眼的是你的策略是否有正期望值。至於點做先可以搵到一套高期望值既策略,又或者有咩現成既招式可以用,我地下回再講。
© 2022 by Jungleman Investment
小小宣傳:依家用我地 referral code 開設新戶可享最高 4450USDT 迎新優惠、期間手續費減免、以及我們專屬的不定期 IEO 空投 airdrop 活動:
Bybit https://partner.bybit.com/b/Dsir (referral code: 26833)
Gate.io https://www.gate.io/signup/10579525 (referral code: 10579525)
Bitget https://partner.bitget.com/bg/exfd63191667230582473 (referral code: exfd6319)